欢迎访问词海!

咨询热线 023-8825-6629

2008-12-30 李北斗 Comments0

拼音:ㄕˋ

拼音:shì

部外笔画:12画

总笔画:36画

结构:单一

笔顺:一一ノ一フ一一一ノ一フ一一ノノ
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hì(ㄕˋ)

1、盛大的样子。

2、红色。

3、恼怒。

4、消散的样子。

5、姓。

UNICODE

奭字UNICODE编码U+596D,10进制: 22893,UTF-32: 0000596D,UTF-8: E5 A5 AD。
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造字法

会意

English

red; anger; ire; surname
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shì

〈形〉

(1) (会意兼形声。从大,从皕,皕亦声。皕( ),二百,表示多。本义:盛)

(2) 同本义 [flourishing]

奭,盛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此燕召公名。

尔百姓其亦有安处,在彼宜在天命,囗及恻兴乱予保奭其介。——《逸周书》。朱右曾校释:“奭,盛”。# 赤色 [red]

路车有奭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

帓郃有奭,以作六师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瞻彼洛矣》

(3) 突然或逐渐消失状;消散的样子 [disappearedly]

奭然四解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
(4) 又如:奭然(消散的样子)


康熙字典

奭【丑集下】【大部】康熙筆画:15画部外筆画:12画

①䓇。①字从大日日。
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)古文奭。古文百作?。則知皕作?。


你是否正在寻找你心仪的图书,在这里低至2折!

   立即购买

Comments

成为第一个评论者

发表评论

评论

你的邮件地址不会公开. *表示必填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