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词海!

咨询热线 023-8825-6629

2008-12-30 李北斗 Comments0

拼音:sāo

部首:扌部

部外笔画:9画

总笔画:33画

部外笔画:10画

总笔画:13画

结构:左右

笔顺:一丨一フ丶丶丨フ一丨一丶
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āo(ㄙㄠ)

1、挠,用手指甲轻刮:搔痒搔头。隔靴搔痒

2、古同“”,扰乱。

UNICODE

搔字UNICODE编码U+6414,10进制: 25620,UTF-32: 00006414,UTF-8: E6 90 94。
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汉英互译

clawscratch

造字法

形声:从扌、蚤声

English

to scratch
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sāo

〈动〉

(1) (形声。从手,蚤声。本义:用指甲轻刮)

(2) 同本义 [scratch]

搔,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而敬仰搔之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。注:“摩也。”

足可搔而绝。——《汉书·枚乘传》。集注:“谓抓也。”

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——杜甫《春望》

(3) 又如:搔背(以指甲搔脊背);搔掐(以指甲抓刮);搔扪(爬搔抚摸);搔摸(呵痒);搔首(爬搔头部);搔耙(以指爪或他物抓刮爬梳)

(4) 通“”。骚扰;骚乱 [annoy]

残贼天下,万民搔动。——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

吴起长兵攻取, 楚人搔动,相与泣 悼王。——《盐铁论·非鞅》

所在搔扰,更为烦苛。——《三国志·陆凯传》

(5) 又如:搔动(骚动;扰乱);搔扰(动乱不安,扰乱);搔搔(忧虑的样子)

常用词组

搔背扒子搔耳捶胸搔首踟蹰搔首弄姿搔头搔头摸耳搔头弄姿搔痒


康熙字典

搔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康熙筆画:14画部外筆画:10画

同。攫搏也。互見前八畫增字。
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部疥、搔瘍也。瘍之需手搔者、謂之搔瘍。俗作瘙瘍。釋文、正義巳如此。从手。蚤聲。穌遭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
你是否正在寻找你心仪的图书,在这里低至2折!

   立即购买

Comments

成为第一个评论者

发表评论

评论

你的邮件地址不会公开. *表示必填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