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词海!

咨询热线 023-8825-6629

2008-12-30 李北斗 Comments0

拼音:xí

部首:阝部

部外笔画:14画

总笔画:16画

部外笔画:14画

总笔画:17画

结构:左右

笔顺:フ一一フ一一フフノフフノノノノノ
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xí(ㄒ一ˊ)

1、低湿的地方:“山有榛,隰有苓”。

2、新开垦的田。

UNICODE

隰字UNICODE编码U+96B0,10进制: 38576,UTF-32: 000096B0,UTF-8: E9 9A B0。
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造字法

会意

English

low, damp land, marsh, swamp
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阜:土山,与土地有关。本义:低湿之地)

(2) [swamps]

隰,阪下湿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下湿曰隰。——《尔雅·释地》。李注:“谓土地窊下常阻洳,名为隰也。又,可食者曰原,陂者曰阪,下者曰隰。”

上平曰原,下平曰隰。——《公羊传·昭公元年》

原隰底绩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

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徒》

牧隰皋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。注:“隰皋,水厓下湿。”

平原之隰。——《管子·形势》。注:“下泽也。”

丘隰水潦。——《淮南子·时则》

山有榛,隰有苓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简兮》

南望原隰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
(3) 又如:隰草(低湿地方所生长的草);隰皋(水边低洼,生长牧草的地方)

(4) 新开垦的田地 [newly cultivated farm]

千耦其耘,徂隰徂畛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载芟》


康熙字典

隰【戌集中】【阜部】康熙筆画:22画部外筆画:14画

濕。
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。㬎聲。似入切。七部。


你是否正在寻找你心仪的图书,在这里低至2折!

   立即购买

Comments

成为第一个评论者

发表评论

评论

你的邮件地址不会公开. *表示必填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