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词海!

咨询热线 023-8825-6629

2008-12-30 李北斗 Comments0

拼音:jì

部外笔画:6画

总笔画:35画

结构:上下

笔顺: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一丨一丨フ一
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jì(ㄐ一ˋ)

1、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:髻丫。髻鬟。发髻。

UNICODE

髻字UNICODE编码U+9AFB,10进制: 39675,UTF-32: 00009AFB,UTF-8: E9 AB BB。
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造字法

形声:从髟、吉声

English

hair rolled up in a bun, topknot
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髟( biāo),表示与毛发有关,吉声。本义:发髻) 同本义 [wispy bun;hair worn in a bun or coil]

头上倭堕髻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
椎髻仰面。——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汝梳双髻(髻,梳在头顶上的发结。)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
(2) 又如:髻珠(髻上的明珠;比喻主旨、善谛);髻丫(盘在头顶左右两侧的发结);髻根(发髻盘结如盘根错结);髻子(即发髻,头发拖到后面结成一个髻)

常用词组

髻鬟


康熙字典

髻【亥集上】【髟部】康熙筆画:16画部外筆画:6画

音計。《說文》總髮也。从髟,吉聲。古通用結,此字後人所加。《史記·陸賈傳》尉佗魋結箕踞。《漢書註》結讀曰髻。《玉篇》同䯰。《集韻》亦作紒。

《集韻》喫吉切,音詰。《莊子·達生篇》竈有髻。《註》髻竈神,著赤衣,狀如美女。

《集韻》激質切,音吉。義同。
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(結)締也。从糸。吉聲。古屑切。十二部。古無髻字。卽用此。見髟部。


你是否正在寻找你心仪的图书,在这里低至2折!

   立即购买

Comments

成为第一个评论者

发表评论

评论

你的邮件地址不会公开. *表示必填

Top